約旦這個國家,在沒來之前,好像這一生跟這兩個字完全是陌生的,更不用提到這裡觀光,參觀了最有名的佩特拉。
這次我們拍了很多的照片,或許是因為這裡的景緻與我熟悉的環境差異超級大,沒有來過不知道。

這次我們拍了很多的照片,或許是因為這裡的景緻與我熟悉的環境差異超級大,沒有來過不知道。
很可能《舊約全書》中稱的「西拉」(意義也是岩石)。阿拉伯傳統認為摩西出埃及後「點石出水」的地方,就是佩特拉。但也有學者認為《舊約》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,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。Josephus認為死海古卷中,佩特拉就是
稱為「Rekem」。
稱為「Rekem」。
佩特拉古城幾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,周圍懸崖絕壁環繞,入口是一條長約1.5公里的狹窄峽谷通道,名為「蛇道」。峽谷最寬處約7米,最窄處僅2米。2004年一家倫敦的建築公司正在此設計一條造價二百萬英鎊的遊客過道。
古城核心是一個大廣場,廣場正面是鑿在陡岩上的宏偉的卡茲尼神殿。入口有羅馬柱,殿內有聖母像和壁畫。另有一座能容納兩千多人的羅馬式的露天劇場,舞台和觀眾席都是從岩石中雕鑿出來。城中還有許多寺院、住宅、浴室、墓窟等,大多鑿山而建。
摘自維基百科
約旦的國旗,後來發現中東國家都喜歡有大旗桿放大國旗,照片或許看不出來大小,現場真的很大面的旗子 |
中東國家的旗子是有相關聯的,黑色的部份是石油的意思,大家可以查查多少中東國的旗子有黑色 |
這是Vino跟他老婆,他們是來自西西里島,密月旅行 |
這是約旦城鎮的樣子,很乾真的很乾,這種環境生活是我們無法真正體驗的 |
佩特拉的指標 |
準備進入往佩特拉的古道了,好熱,怕曬,穿的很多 |
之前這裡是羅馬帝國的屬地,這些人扮成羅馬人 |
約旦騎警 |
因為有馬車來來往往,沙子很多 |
出現了佩特拉 |
可以選擇坐駱駝 |
很有Feel的街頭藝人,老人與小孩,像在阿里巴巴故事裡的畫面,不是淘寶網喔! |
再往裡面走有一個廢棄的城市,這裡曾經都是羅馬人的城市 |
看到照片,真的是那時候最好朋友們 |
還有地窀,通常是武器跟食物的地方 |
解說員告訴我們以前還有雕像,都已經搬光光 |
以往的想像圖 |
販賣紀念品的店,可是沒有冷氣的..... |
駱駝上的麥可與他的老婆,跟大家打招呼,麥可會說英語、義大利語和德語 |
有點像是到甘肅省的感覺,自我想像 |
騾子很辛苦 |
到了遺址內,都是空的,所有東西都搬走了,裡面的彩色壁面也都消失了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